节点文献

油菜品种对核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蕾黄小琴刘勇余垚颖刘红雨周西全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文采用茎秆牙签菌丝接种法将单一核盘菌菌株接种入不同油菜品种茎秆内部,再从4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茎秆内收集接种后形成的菌核并分离纯化培养,对获得的46个核盘菌菌株分别采用室内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和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法进行致病力测定。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接种96 h后,46个菌株形成的病斑长度范围为0.00~5.78cm;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法接种15天后,形成的病斑长度介于0.00~4.80cm。证明同一核盘菌菌株接种不同油菜品种后形成的核盘菌菌株存在致病力差异,推测核盘菌种群内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根据2010年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油菜品种田间抗性评价结果将46个不同品种划分为抗(耐)、低感、中感、高感4个抗(耐)病程度群体,并对其对应的核盘菌菌株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病斑长度和离体茎秆接种后病斑长度按4个抗性群体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接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同;不同群体菌株之间的致病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油菜品种为"抗(耐)"群体对应的核盘菌菌株致病力最弱,油菜品种为"中感"群体对应的核盘菌菌株致病力最强,4个群体的致病力排序为:中感>高感>低感>抗(耐)。由此可见核盘菌菌株的致病力及致病性分化与油菜品种的抗菌核病能力存在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油菜品种菌核病核盘菌致病力分化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油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2010BAD01B0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油料作物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201103016)”;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油菜抗病性鉴定及监测技术研究与服务(2011 YZGG-25)”
  • 【会议录名称】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S435.654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