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余娇娇段灿星李万昌朱振东李洪杰王晓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能引起植株黄叶、枯死,造成千粒重下降,稻米品质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rtipe virus,RSV)、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等重要病毒病的媒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灰飞虱为害不同时间处理(0h、12h、24h、36h、48h、72h),应用特异性引物,对灰飞虱胁迫下抗虫和感虫水稻材料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基因、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基因(Pox)、过氧化氢酶(CatA)、几丁质酶(Rcht2)、PR-1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卫基因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一组基线平整、斜率大、指数区明显的S形荧光曲线。结果表明,在灰飞虱取食的12h后,pal和p450基因在抗虫和感虫水稻叶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R-1病程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基因(Pox)、过氧化氢酶基因(CatA)、几丁质酶(Rcht2)基因在抗感材料中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灰飞虱荧光定量PCR防卫基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746);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9-046B)
  • 【会议录名称】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1-06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苏州
  • 【分类号】S435.112.3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