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几种有机硫土壤处理剂对土壤中线虫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由于农业设施化栽培的推广,常年单一的作物种植,使得土壤有害生物得以大量繁殖和累积,由此引起的土传病害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作物的生产。土壤化学处理是快速消除土传病原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传统的土壤熏蒸剂——溴甲烷被国际上限期禁用后,寻求安全高效的溴甲烷代用品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硫氰、硫醚、硫醇、硫化氢等挥发性硫化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杀线虫作用,而且未发现有其他不良影响。因此,有机硫土壤处理剂,尤其是二烯丙基二硫醚和异硫氰酸烯丙酯等,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择了四硫代碳酸钠(STTC)、二硫氰基甲烷(MBTC)、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和"大扫灭"(Dazomet)5种有机硫药剂,进行了土壤处理试验,比较了以上药剂对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效果。试验地为根结线虫为害严重的北京房山韩村河生产温室,种植蔬菜为西葫芦黄玉品种。试验药剂为31.5%STTC(本实验室合成)、10%MBTC、80%AITC、80%DADS和98%Dazomet粉剂(课题组中试产品)。Dazomet按30g/m2均匀撒施于土面,翻耕均匀。MBTC、AITC和DADS分别按18ml/m~2对水稀释后均匀浇入15cm深小沟内,立即覆土翻耕均匀。同时比较了STTC的两种施用方式,方法1(STTC-1)同MBTC等药剂;方法2(STTC-2)使用量为32ml/m~2,对水稀释后均匀喷洒于畦面,不翻耕。所有处理浇足水后覆盖地膜。6天后揭膜松土,3天后移苗。以没有药剂处理的为对照。移苗前,采集各处理0~20cm土样,检测各药剂的熏蒸效果,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筛淘离心法测土壤中线虫数量。在移苗30天后,采集营养土块以外,1/5扇形面积范围内的西葫芦根系,用根组织染色法计测每条根内的根结线虫数。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土壤线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其大小为:Dazomet>AITC>STTC-1>STTC-2>DADS>MBTC,其中Dazomet可使土壤中线虫数量下降93.3%。1/5根系检测结果表明,Dazomet、MBTC、DADS以及ALTC处理后的根内线虫数量都比对照明显减少,分别减少了84.2%、68.6%、67.1%、28.6%,但STTC处理反而使根内线虫数量有所上升,这可能与该处理区局部的根结线虫密度过高有关。除Dazomet外,其他几种药剂杀灭土壤线虫的结果与移苗30天后根内的线虫数量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根结线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有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几种药剂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影响不大,除DADS处理和STTC不翻耕处理略有下降外,其他药剂处理与对照基本相当。ALTC处理对微生物区系组成无影响。DADS处理使土壤中真菌数量明显上升,放线菌数量略有下降。MBTC和Dazomet处理使土壤中真菌数量下降,放线菌数量上升。而且Dazomet处理后土壤中细菌数量也有所下降。STTC的两种施用方式对土壤中线虫数量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其中翻耕处理可以更有效的杀灭线虫,线虫数量比不翻耕处理下降了40.6%;STTC不翻耕处理还使土壤中细菌数量有所下降,而STTC翻耕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可能与使用的剂量不同有关。
- 【会议录名称】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10-27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S482.2;S482.5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