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放线菌DX23对马铃薯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淑琴王生荣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

【摘要】 马铃薯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又称为黑点病(black dot)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可以发生在马铃薯的各个生长部位,如地下部分、茎基部及叶部,能侵染根部能引起根的腐烂,侵染维管束造成萎蔫,严重时引起皱缩和枯萎。近年来,马铃薯炭疽病在甘肃省各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导致植株早枯,且贮藏期引起烂窖,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获得马铃薯炭疽病菌的生防菌,从马铃薯种植地的健康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在室内进行初选、复选、对峙培养拮抗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一株编号为DX23的拮抗放线菌对马铃薯炭疽病的拮抗作用显著,其拮抗作用表现为:培养72 h后,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5.7mm。与对照相比,其抑菌率达到72%。采用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进行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发酵7 d后其对炭疽病菌的抑菌率可达到90%以上。菌株DX23的基内菌丝纤细、分枝多、无横隔、顶端膨大;气生菌丝丰富,呈波曲形、非轮生;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链,孢子卵圆形,成串珠状生长,孢子丝较直。根据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合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栗褐色类群Streptomyces badius。该菌对于防治马铃薯炭疽病等具有很好应用前景,其培养和发酵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放线菌马铃薯炭疽病菌拮抗作用鉴定
【基金】 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1102NKDM025);科技部产业体系项目(2012BAD06B03);甘肃省财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贴资金(2012-034062)资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
  • 【会议名称】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会议时间】2014-07-14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435.32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