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香菇不同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付成肖扬夏凤娜王卓仁边银丙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采用稀释平板法制备亲本武香1号和L205单核体,经对称杂交得131个杂合子,120个生长良好。接种于栽培袋中,常规菌管理,其中60个杂交组合正常出菇,通过农艺性状考察,选出14个单孢杂交菌株。L205和武香1号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单核再生菌落4个,两两杂交,获得3个杂交组合L69-15、L91-7、L91-15,并通过锁状联合及荧光染色技术进行双核菌丝鉴定。4对引物组合对14个单孢杂交菌株、3个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菌株和亲本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可统计条带16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4条,占条带总数的58.75%。应用聚类分析软件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在0.775的遗传相似水平上,供试的复筛杂交菌株分为三大类群,其中亲本武香1号和L205分别聚类于类群Ⅰ、Ⅱ,杂交菌株大多都聚于这两大类中,且杂交菌株具有偏亲一方的特性,但与两亲本之间都有一定的遗传距离。杂交菌株L2-10在0.74相似水平单独聚于类群Ⅲ。利用遗传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不仅可以揭示香菇杂交菌株之间遗传多态性,也可以为优良杂交菌株的预测和初筛提供判断依据,也为利用遗传多态性分子标记辅助常规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0-10-14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S646.12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