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雷击风险评估参数的几点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霞樊荣肖稳安王振会曾山泊植耀玲徐鸣一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市气象局

【摘要】 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是防止和减少雷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学合理雷电防护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依据的标准为《GB/T 21714.2-2008/62305-2:2006,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各计算参数的精确取值。而在规范中,很多参数的取值不够具体,特别是针对某个区域、某个建筑时,无法给出精确的参数值,这就严重影响了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因此,本文依据GB/T 21714.2,对其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雷击风险参数的计算方法,以便更为准确、真实地反映出被评估建筑物的真实情况。论文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优化雷击大地密度(Ng)的计算:为了达到精细化雷击风险评估的要求,从Ng的概念出发,对标定后的闪电定位系统(LLS)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计算评估点的Td值,使用C#编程制作计算Ng的软件,以便快捷、精确地为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提供Ng的数据支持。(2)雷击建筑物附近引起内部系统故障概率(Pms)参数的优化:在规范中Kms与Pms之间是离散点的关系,而在实际应用中,Kms可能取到的值是连续的。根据现有的数据散点针对Kms和Pms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拟合,得出了一条连续的拟合曲线,为得出精确的风险值做好了铺垫。(3)多线路系统损失分量(Lo)的细化:针对建筑内分区Zs计算其风险分量Ro时,优化Lo取值法的核心是将国标中区域采用的统一取值Lo(Zone)用N个系统Lo(Line/system)取值取代。方法是在区域Zs内,对系统逐一考察取值。当系统可能引发损失事件时,允许其参与风险计算,否则不予计算风险,从而达到精确风险值的目的。

【关键词】 雷击风险评估参数计算方法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
  • 【会议录名称】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
  • 【会议名称】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1-01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P429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