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IPCC AR4模式中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及江淮降水的年际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屈侠黄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东亚夏季风具有很强的年际变化,当今世界先进的气候系统模式对其模拟能力是东亚夏季风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IPCC AR4中8个气候系统模式的环流、对流和降水资料,结合实际的观测及再分析资料,从年际尺度上比较分析了这些气候系统模式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纬度分布的模拟中,经向分辨率高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上,GFDL-CM2.1能合理地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影响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模拟上,GFDL-CM2.1和ECHAM4_MPI/O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其特征,其中前者模拟结果要明显好于后者。同时利用GFDL-CM2.1在SRES A1B情景下的试验结果和EAP指数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在21世纪前期,江淮偏旱的概率较高;21世纪后期,江淮降水可能偏多。

  • 【会议录名称】 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9-04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景德镇
  • 【分类号】P425.42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气象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