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丁磊陆元昌胡万良刘宪钊

【机构】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摘要】 我国红松人工林面积大且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十分重要,但存在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区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和原则,按照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种经营类型对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主要设计方法是在森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的上层目标指导和立地群落生境条件分析前提下,制定出红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长期目标发展类型,并在发展类型的概念框架内实施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抚育作业法,对林分进行适度间伐后引入珍贵乡土树种(紫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等)和中草药(人参、细辛、桔梗)以及经济植物(刺龙牙、刺五加),在提高林分的目的树种质量和数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利用价值的同时,加速林分向辽东山区地带性森林植被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发展演替进程。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0-07-31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S791.247
  •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