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栗山天牛的分布规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唐艳龙杨忠岐姜静高纯高源王丽娜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局森防站

【摘要】 本文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结合林间调查,研究了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的分布规律。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山脊、上坡和阳坡的栎树上。枯梢至主干的栎树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4m以下,刚枯梢的栎树主要分布在6m以下。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当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栗山天牛幼虫开始出现。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韧皮部阳面,大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的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次年6月前幼虫主要分布在韧皮部,6月开始有天牛蛀入木质部,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蛀入木质部。树干2m以下虫孔数与胸径成正相关,与最高活枝高成负相关,当最高活枝高在4-7m时,虫孔数最多。分别建立2m以下虫孔数(x)和胸高比(x)与虫口总数(y)的关系方程为y=-4.2383x2+58.74x-87.124和y=-0.0676x2+5.8681x-16.346,预测栗山天牛的虫口数,差异程度均小于15%。栗山天牛幼虫分布与栎树韧皮部和木质部含水率均呈正相关,韧皮部含水率低于20%,木质部低于30%则不适合栗山天牛幼虫生存。

【关键词】 栗山天牛空间分布
【基金】 国家“11.5”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
  • 【会议时间】2009-11-07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南宁
  • 【分类号】S763.3
  •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