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SPARC抑制Bufalin对胃癌细胞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傲迪曲秀娟李智曲晶磊宋娜马艳菊刘云鹏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摘要】 目的:蟾蜍灵(Bufalin)是中药蟾酥中提取的蟾毒配基之一。既往研究表明Bufalin对胃癌等多种肿瘤存在抗肿瘤活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胃癌细胞都对其敏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是一种分泌蛋白,近来报道其可影响肿瘤与药物的敏感性。我们发现对Bufalin具有不同敏感性的胃癌细胞中SPARC表达差异显著。本研究拟在探讨SPARC调控Bufalin对胃癌细胞的敏感性。方法:检测不同胃癌细胞SPARC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分析SPARC参与负向调控胃癌细胞对Bufalin敏感性的机制。结果:高表达SPARC的SGC7901细胞和低表达SPARC的MGC803、BGC823细胞对Bufalin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MGC803细胞和BGC823细胞24h、48h对Bufalin的IC50是160.0±0.87 nmol/L,223.9±14.14 nmol/L和66.1±8.59 nmol/L,148.1±23.26 nmoL/L而SGC7901细胞则大于它们至少5倍。另外,SGC7901细胞在200 nmol/L Bufalin作用24 h后较之MGC803细胞和BGC823细胞并不能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敲除SPARC后,可以见到其对Bufalin的IC50降至159.1±1.60 nmol/L,凋亡比例从7.02±2.12%升至23.42±0.60%;200 nmol/L Bufalin作用24h后SPARC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较低表达的MGC803细胞可明显抑制Bufalin诱导的内源性凋亡,抑制caspase-3和PARP的裂解,抑制早期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抑制线粒体通路蛋白Bcl-2/Bax表达下降及细胞色素C胞浆释放,敲除SPARC后其对Bufalin诱导的内源性凋亡通路的抑制明显减低;200 nmol/L Bufalin作用6h后SPARC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可通过抑制周期蛋白cyclinB和cyclinA的下调减少Bufalin诱导的胃癌细胞G2/M期阻滞,同时激活Src、Akt生存通路蛋白减低胃癌细胞对Bufalin的敏感性,敲除SPARC后Bufalin对其细胞周期阻滞及生存通路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SPARC通过抑制Bufalin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其可通过抑制内源性凋亡通路参与调控Bufalin对胃癌细胞的敏感性,同时SPARC还可以通过抑制Bufalin诱导的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及激活生存通路蛋白参与抑制胃癌细胞对Bufalin的敏感性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
  • 【会议名称】遵循诊疗规范、鼓励临床试验——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7-03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5.2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