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CD30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作者】 毕锡文; 黄嘉佳; 夏奕; 王宇; 孙鹏; 李志铭; 姜文奇;
【机构】 华南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目的:已经在多种淋巴瘤中报道了CD30表达的临床和预后意义,但其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尚有待探索。方法:对我中心13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1例患者中,71例为CD30阴性,60例为CD30阳性。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与CD30阴性患者相比,CD30阳性者中穿孔素(83.9%vs64.1%,P=0.065)、CD8(52.2%vs 28.1%,P=0.070)的表达率偏高,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较多见(80.0%vs 16.7%,P=0.080)。对于所有Ann Arbor分期患者而言,CD30阴性和阳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相近(55.5%vs 57.4%,P=0.793)。但是,在Ⅰ期患者中,CD30阴性病例的3年总生存显著高于CD30阳性病例(92.1%vs 67.0%,P=0.023)。在全组患者中发现的大多数生存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分期、淋巴结受累、局部侵犯、结外病变数≥2等)并不适用于CD30阳性病例,但在CD30阴性病例中仍然能够预测生存。结论:CD30阴性和阳性NK/T细胞淋巴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与CD30阴性NK/T细胞淋巴瘤相比,CD30阳性NK/T细胞淋巴瘤更多地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标志物,Ⅰ期患者的预后更差,且缺少预后因子。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
- 【会议名称】遵循诊疗规范、鼓励临床试验——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7-03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3.1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