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KC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志军曹德利赵林霞徐洁惠捷倪衡建高永静

【机构】 南通大学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多种趋化因子(如:MCP-1,fractalkine等)在神经病理性痛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实验探讨脊髓中趋化因子KC在脊神经损伤(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所诱导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用小鼠制作SNL模型并行痛觉过敏行为学检测,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原位杂交来定位表达KC的细胞,用ELISA检测KC表达量。结果显示:TNF-a鞘内注射3h后,小鼠脊髓背角中KC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并且是星形胶质细胞表达KC。小鼠后爪机械性痛阈在SNL后1d时就明显下降,并能维持3周以上;小鼠后爪热痛阈在SNL后3 d时明显下降,能维持一周左右。ELISA检测表明,SNL后3 d开始脊髓L5节段KC蛋白表达增加,在10 d时表达最多,能维持到21 d左右。免疫荧光染色表明,SNL诱导同侧脊髓L5节段背角KC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并且是星形胶质细胞表达KC,而不是神经元或小胶质细胞。原位杂交结果也表明是星形胶质细胞表达KC。KC鞘内注射3 h后,小鼠热痛阈明显下降,并持续7 h以上。KC抗体和SB225002(CXCR2受体拮抗剂)鞘内注射能部分逆转SNL所诱导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的下降。因此,SNL能诱导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KC,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KC在中枢敏化和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KC/CXCR2通路可作为治疗神经病理痛的一种手段。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11-08-08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R741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