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肱桡肌止点与桡骨茎突骨块的关系:解剖与影像学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祝晓忠杨帅张世民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桡骨高度是决定骨折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肱桡肌直接止于桡骨茎突,在其作用下可能会造成桡骨高度恢复困难。本研究通过解剖及临床影像资料分析肱桡肌止点与桡骨远端骨块形成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桡骨高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14例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解剖并完整暴露肱桡肌远端止点,采集数字图像,运用Adobe Photoshop CS4.0软件观察止点的位置、形态,测量其长度、宽度并计算面积。临床选取32例伴有桡骨茎突骨块形成的桡骨远端骨折数字影像资料,同样运用上述软件进行处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比研究。结果:肱桡肌远端止于桡骨茎突,参与构成第1伸肌间隔底。止点形态近似水滴状,掌、背侧缘及远端分别与旋前方肌、第2伸肌间隔及腕桡侧副韧带相延续。止点尖部指向桡骨近端,位置较恒定,距桡骨茎突尖(26.59±3.76)mm。止点长(18.80±3.67)mm,宽(11.23±2.06)mm,面积(141.53±4.55)mm~2。临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将桡骨茎突骨块分为2型:整块型和粉碎型,粉碎型包含远侧连有桡侧副韧带的关节面骨块,和近侧连有肱桡肌止点的干骺端骨块。对整块型,骨块近端距桡骨茎突尖为(25.30±7.31)mm;对粉碎型,干骺端骨块长度为(14.46±5.84)mm,与肱桡肌止点位置和大小基本相当。结论:肱桡肌止点的腱性结构直接附着于桡骨茎突,可能是桡骨远端骨折茎突骨块形成的原因,在其持续牵拉下会影响桡骨高度的恢复。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11-08-08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R683;R322.71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