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DMPK研究中的生物质谱分析:从小分子药物、高分子聚合物到生物大分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顾景凯

【机构】 吉林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临床药理中心

【摘要】 以ESI和MALDI离子源为代表的生物质谱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重要突破,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研究领域。无论是对小分子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体内激素等内源性化合物,还是对药物代谢酶,转运体、代谢组、蛋白质组等分析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与其他分析技术相比,LC-MS/MS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开发LC-MS/MS方法时,针对不同的待测物,需要关注相应的问题,以避免造成定量不准、重复性和精密度差等困扰。小分子药物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其LC-MS/MS分析方法也较为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药物存在着达峰浓度极低、内源性干扰、体内代谢物干扰、质谱离子化效率低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解决。蛋白肽类药物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类药物,但是其具有着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理化性质,例如体内半衰期极短、与血浆蛋白质的强结合以及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等问题,使得常规的质谱定量方法难以移植到该类药物的分析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为PEG化药物的形态分析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采用不同的质谱裂解和扫描模式,结合色谱与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光谱等技术,可以分别建立PEG、游离药物和PEG化药物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解决PEG化药物在细胞、组织和系统水平上复杂的DMPK关系。利用LC-MS/MS的高通量测试能力,可以将代谢组与蛋白质组学的生物标记物一网打尽,可提高组学的研究效率。MAIDI/TOF/TOF质谱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研究药物及内源性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基于药物代谢酶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是药物研发的一个新途径,我们将结合文献和自己的研究实例做一简介。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8分会:质谱分析
  •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8-04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O657.3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