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近江牡蛎HSP70s基因对污染物的响应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其中刘志刚张占会邵中宝

【机构】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摘要】 近江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是重要的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其HSP70s基因对污染物的反应特性是评价其作为海洋环境污染预警分子的重要标准。研究显示近江牡蛎HSP70s对多种污染物及其混合物有广泛的反应性,且反应阈值低,反应灵敏;近江牡蛎HSP70s基因对污染物的反应信号持续时间长。如极低浓度的镉、壬基酚和三丁基锡及其混合物就能诱导近江牡蛎HSP70s显著高表达,高表达的mRNA信号可持续半个月左右,而高表达的蛋白信号能维持一个半月至两个月。表明近江牡蛎HSP70s可以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早期综合预警分子,而鳃和消化腺是合适的指示器官。从大量近江牡蛎个体筛选出了HSP70s基因对污染物有高反应性的5’调控区序列的遗传标记,作为鉴定近江牡蛎的HSP70s基因对污染物有高反应性的分子标准。研究揭示了两种分子(HSP70和HSC70)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典型结构,从理论上预测了调控元件,通过构建系列调控元件缺失载体的荧光报告系统阐明了理论预测的调控元件对启动子活性的总体作用,以及在对污染物反应中的功能;通过分析两基因5’调控区脱氧核苷酸变异与表达水平的关系,在HSP70和HSC70基因中分别筛选出了2个和1个与该基因对污染物高表达响应相关的遗传标记,对于建立基于贝类HSP70s基因表达变化的海洋环境早期污染预警技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污染物HSP70s综合预警分子近江牡蛎
  • 【会议录名称】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2014-10-27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X174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