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文在收集、研究近50年来有关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生物量、丰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次级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总结。本文将为黄海和东海海域进一步的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及其变化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的创新、探索、引入将是今后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根据国家需求,跟踪国际前沿,注意科学问题的发掘。未来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应关注以下问题:(1)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编目、监测及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地理信息系统;(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3)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即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影响大型底栖生物?海洋生态系统从受到第一次人类活动影响以来是如何变化的?人类活动在不同种群、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机理是什么?(4)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技术和对策研究;(5)濒危物种的濒危机制,重要经济种类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及病害防治研究;(6)外来物种入侵和转基因生物释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8)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一个物种在其生活史过程中其功能如何转变;(9)大型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10)各种海洋生境在全球经济或者无形资源中的价值,这些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2-1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Q178.535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