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珠江口海域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的毒性研究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2009年10月下旬,珠江口海域爆发了大面积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为了弄清该赤潮水体是否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存在毒害作用,本文在室内条件下,采用5个赤潮藻细胞密度梯度,以卤虫(Artemia sinica)、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苗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苗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卤虫、金鼓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苗的暴露时间分别为48h、60h和60h,每6h记录受试生物的死亡情况,另外,对卤虫对该赤潮藻的摄食情况也进行了研究,采用4个藻细胞密度梯度,在24h内每6h记录藻细胞数。结果表明,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卤虫有一定的毒性,24h对卤虫LC50为藻密度9.55×104cells/mL。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金鼓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苗无急性毒性,60h内对鱼苗和虾苗的存活无不利影响。卤虫和金鼓鱼苗均可摄食双胞旋沟藻,卤虫对双胞旋沟藻的摄食率随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共培养6h内,当藻密度为5.59×103 cells/mL时,其摄食率最高达55.8cells/ind/h。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11-11-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S917.3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