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鱼毒性藻类溶血活性的三维荧光特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桓清柳江天久

【机构】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研究鱼毒性藻类溶血毒素在不同生长期不同铁浓度下的溶血活性及三维荧光特征谱,找到目标藻类溶血活性高低与荧光特征谱间的关系。实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藻类的三维荧光。溶血毒素活性测定参照何家菀和彭喜春等人采用的洋地黄皂甙(digitonin)溶血活性测定方法。利用Matlab和Spss7.0分析溶血活性值与三维荧光特征值的关系及相关数据的处理。结果显示,鱼毒性赤潮藻在不同生长时期藻细胞的溶血活性有所差异,三种卡盾藻衰亡期毒素的溶血活性高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同的铁浓度条件下,藻类的溶血活性差异显著,低铁条件的溶血活性高于高铁条件下的溶血活性。通过Coif2小波分析发现,在不同铁浓度条件下,基本呈现溶血活性强,相对荧光强度较弱,溶血活性弱,相对荧光强度较强。主要集中在第1-10个数据点(波长λEm=650到波长λEm=680nm),35-47个数据点(波长λEm=725nm到波长λEm=750hm;波长λEx=400nm到波长λEx=425nm)的波形变化。Fisher判别分析表明:鱼毒性赤潮藻与非鱼毒性赤潮藻在属水平上具良好的判别能力。判别率为82.9%,溶血活性高低的判别率可达66.7%以上。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11-11-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X174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