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徐爱华刘永定刘其芳沈银武肖媛王英才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 虾青素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次生类胡萝卜素,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功能,在饲料、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雨生红球藻在特定条件下能大量积累虾青素,是天然虾青素最好的生物来源。针对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中的生物污染和工程放大等问题,于2006年到2009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展了利用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生产雨生红球藻的试验,利用适合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气升式管、气升式塔和逐级放大的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采用空间立体培养,结合温室、湿帘和温控设备等调节雨生红球藻生产及虾青素积累过程中的温度、光强、溶氧和pH等相关指标,完成了从藻种扩大培养、虾青素积累、藻体收获和敌害生物防治等工艺流程,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规模化培养模式,实现红球藻的规模化生产。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和虾青素含量(OD674可达1.2以上,虾青素含量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3.285%),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培养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而且可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 【会议录名称】 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9-11-15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珠海
  • 【分类号】S968.4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