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威海沿岸赤潮藻类骨条藻种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国福张春云闫培生徐仲王广策张宝玉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摘要】 研究、预防和治理赤潮,首先要对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进行准确鉴定与识别。骨条藻是我国近海的典型赤潮藻类。最近,骨条藻Skeletonema Greville的分类学发生了重大改变,骨条藻成为微藻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因此有必要按照新的分类学标准(包括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标准)对我国的骨条藻多样性进行研究。本文以威海市区沿岸水域为考查对象,小范围较高密度的进行骨条藻水样的采集(共设8个采样站点,每个采样站点进行多位点采样),采用微吸管法共获得30个单克隆藻株,对各藻株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通过PCR扩增获得各藻株的SSU、LSU和ITS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最后结合形态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对骨条藻种进行鉴定。结果只鉴定出3种骨条藻,即中肋骨条藻S.pseudocostatum(Greville)Cleve emend.Zingone and Sarno、多恩骨条藻S.dohrnii Sarno et Kooistra和拟中肋骨条藻S.pseudocostatum Medlin emend.Sarno et Kooistra,其中后者是在我国海域新发现的记录种,而且结果还表明在每一采样站位都有2种骨条藻种的存在。因此,威海沿岸的骨条藻组成为中肋骨条藻、多恩骨条藻和拟中肋骨条藻,新记录种的发现进一步表明我国沿海骨条藻的多样性,同一水域存在2种骨条藻也表明了骨条藻地理分布的复杂性。

【关键词】 威海赤潮骨条藻多样性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究基金(HIT(WH)07);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IM0Q29080006);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ES200802)
  • 【会议录名称】 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9-11-15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珠海
  • 【分类号】Q948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