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天津和唐山地区微地震活动性及其地质学解释
Micro-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TianJin and TangShan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
【作者】 汪锐; 安美建; 冯梅; 谭成轩; 卢君; 孙小明;
【Author】 Wang Rui An Meijian Feng Mei Tan Chengxuan Lu Jun Sun Xiaoming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摘要】 <正>天津和唐山地区活动断裂分布较多,构造较活跃,是我国地震活动较强地区之一。区内北东走向的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和北西走向的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在此区域交汇,郯庐断裂带在研究区以东200千米的渤海中穿过。这些断裂带均在晚更新世或全新世有所活动。从历史地震活动记录看,该区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发生强震较多地区之一。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即发生在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上,1976年的唐山地震发生在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上,且唐山地震正好发生在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与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交汇处附近,触发了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强烈地震活动,如1976年11月15日宁河约6.9级地震等。从首都圈台网公布的2002~2010年历史地震分布来看,天津和唐山地区的地震分布具有很明显的规律性:大部分地震沿着北西走向的张家口—蓬莱断裂和北东向的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呈带状分布。其中北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环渤海重点地区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水[2009]03-02-03)资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0-17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P315.2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