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天山北麓主要河流阶地形成与特大地震发生的响应关系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river terraces formation and large earthquakes,Northern Tianshan pediment
【Author】 Yang Xiaoping Li An Huang Weiliang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摘要】 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坳陷中—新生代沉积厚度达12000m,沉积中心由东到西迁移。坳陷中发育3排中—新生代逆断裂—褶皱带,自南向北分别称为山麓逆断裂—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安集海逆断裂—褶皱带,每排褶皱带中又包含多个逆断裂—褶皱。其中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安集海逆断裂—褶皱带分别简称为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逆断裂—褶皱带,它们均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褶皱带。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在玛纳斯活动逆断裂—褶皱带中产生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奎屯河和玛纳斯河分别横切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在背斜区分别形成7级和6级基座阶地,为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褶皱隆起的构造地貌标志。在各阶地堆积物中系统采集了测年样品,用细颗粒光释光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年。奎屯河T1阶地堆积物中采集到14C测年样品并测年。测年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堆积物。阶地堆积物测年结果和西北地区距今200ka以来气候变化对比认为:玛纳斯河T1、T2、T3、T4和T5阶地的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6ka、8.5ka、10ka、14ka和32ka,奎屯河T1、T2、T3、T4、T5、T6和T7阶地的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1.7ka、14ka、20ka、25ka、32ka、50ka和100ka。玛纳斯河T4阶地和奎屯河T2阶地形成于距今14ka的晚更新世晚期。距今14ka以来玛纳斯河下切形成了3级基座阶地,而奎屯河下切只形成了1级基座阶地。独山子背斜最新一次褶皱隆升事件发生在距今1.7ka,玛纳斯背斜最新一次褶皱隆升发生在距今5ka。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0-17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P315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