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牧民粮食安全的影响——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强刘林山张镱锂陈琼张海峰刘峰贵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历来较多关注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安全,但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本文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从牧区食物能量折算入手,以乡为研究单元,从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计算方法,旨在对各乡粮食生产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及所辖10乡1987-2007年间粮食安全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牧业生产条件的恶化、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足,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目的增加,实际人均草地面积减少,而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统一呈增加态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四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草地压力指数等级存在由东部海拔较低、气候较好、人类活动相对较活跃的满掌、下红科、德昂、窝赛、吉迈5个危机区向西部的上红科、莫坝、建设、桑日麻、特合土5个食物短缺区递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草地退化严重,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通过积极措施控制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增加速度、提高牧业科技水平可以有效缓解草地压力状况。

  • 【会议录名称】 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
  • 【会议时间】2011-07-01
  • 【会议地点】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 【分类号】F301;F326.11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