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纳帕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季节动态及其驱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杰胡金明袁寒董云霞

【机构】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

【摘要】 季风气候区的湿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文生态过程和景观变化特征,纳帕海湿地是滇西北高原山地区典型的高寒季节性湖沼湿地,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研究利用纳帕海湿地区2008年冬季SPOT-5影像与2009年春季Landsat ETM+影像,基于Erdas和ArcGIS平台进行景观分类解译和制图,并结合地面植被生态和水文情势调查,系统地剖析了纳帕海湿地区的景观格局季节动态,分析了该季节性变化与区域季节性气候变化及人为扰动的关联。研究发现:本研究时段内,受流域降水显著偏少的影响,纳帕海湿地区除河流外的主要湿地景观都大幅萎缩,湿地类景观之间、湿地类景观与非湿地类景观之间发生了显著的转换;大面积的湿地景观转变成了中生草甸;破坏地景观呈斑块状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其面积已占到纳帕海湿地区总面积的15.74%;各类景观向破坏地景观的转换,主要是由于季节性气候背景下周边村落家畜放养导致的破坏;春夏时期的气候(特别是降水)背景和区域人为活动扰动,是纳帕海湿地水文生态过程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直接驱动。对类似于纳帕海这样的典型的高寒季节性湿地来说,从季节时间尺度上探索其变化与影响机制,是认识该类型湿地水文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 【会议时间】2009-10-17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901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