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四大板块”的“田径类课程”结构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鲁国斌熊焰

【机构】 长江大学

【摘要】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以来,田径一直是最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一门学科主干课程。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田径课程进行了三次大调整。特别是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向其"健康第一"的目标发展,人们对田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也从传统的掌握"三基"、"一味追求运动技能"的提高向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田径教学、指导健身锻炼能力的方面转变。新的《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按照"主干课程领域化"特点,将田径课程改称为"田径类课程"。旨在树立培养学生新时期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运用的教学理念。本文抽样调查访问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状况,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在选择教学内容中,学校所制定的《田径课程标准》仍然没有脱离以传授竞技生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学内容仍为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体系,只是教学时数的压缩和田径课程内容的取舍。以2003年《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为依据,文章提出了田径类课程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开发、扩展新的教学内容,构建集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四大板块"课程结构体系。紧跟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教育、娱乐、健身、文化等角度重新审视田径类课程的价值,这是田径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出路和契机。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
  •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
  • 【会议时间】2008-07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G807.4
  • 【主办单位】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