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氟化物纳米晶中Tm3+对Eu3+的荧光发射的影响
【作者】 雷瑜; 何恩杰; 张喜生; 张正龙; 高当丽; 郑海荣;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摘要】 以La(NO3)3·6H2O,HNO3,Eu2O3,Tm2O3和NaF为原料,采用水热-烧结法制备了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的Eu3+和Tm3+共掺杂的白色Eu3+-Tm3+:LaF3纳米晶体。Eu3+-Tm3+:LaOF纳米晶体通过将所得LaF3纳米晶体在800℃下退火2小时获得。应用激光光谱学方法,分别在波长为532nm的连续和脉冲激光激发下,实现了Tm3+/Eu*3+):LaF3和Tm3+/Eu3+:LaOF共掺样品中Tm3+离子对Eu3+离子的荧光增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致使Eu3+的红色荧光发射得到显著增强的原因是由于Tm3+的敏化作用。对不同Tm3+浓度条件下共掺纳米晶体中Eu3+离子的荧光发射性质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荧光增强的倍数与敏化离子Tm3+的浓度密切相关。与单掺Eu3+离子的LaF3和LaOF纳米晶体进行比较,当Tm3+的浓度在0.1mol%~0.5mol%之间时,Tm3+对Eu3+的敏化作用随着Tm3+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Tm3+离子浓度为0.5 mol%,Eu3+离子浓度为1.0mol%时,其敏化效果最好,这时Eu(3+离子的5D0→7F2(612nm)的红色荧光辐射强度被增强了约11倍。而当Tm3+离子的浓度大于0.5mol%时,其敏化作用则有所降低。另外从发射光谱中还发现,在这种单掺与共掺体系中,谱线的位置未发生明显移动,仍然表现出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结合晶体对称性特点,应用J—O理论对所观测到的荧光增强效应产生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m3+离子的掺入使Eu3+离子的5D0→7F2(612nm)的灵敏电偶极跃迁的辐射跃迁几率增强。
- 【会议录名称】 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9-07-01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西安
- 【分类号】O482.31
- 【主办单位】陕西省光学学会、陕西省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