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剂量-效应差异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峰郭光华熊龙胡庆宏李国辉王年云

【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治疗蒸气吸入性损伤的剂量-效应差异。方法:15条犬随机分成二组,氟碳(PFC)6mL/kg组(PFC-6)和氟碳(PFC)12mL/kg(PFC-12)组。采用蒸气吸入造成吸入性损伤模型后经气管内注入PFC实施PLV,观察治疗后30、60、90 min血气、血动力学参数变化。检测治疗2h后血丙二醛(MDA)、铜蓝蛋白(CP);检测肺灌洗液(BALF)、肺匀浆中C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结果:PFC-6组Pa02在PLV治疗30min后明显升高(P<0.05);PFC-12组PaO2在PLV治疗后30、60、90 min均明显升高(P<0.05)。与PFC-6组相比,PFC-12组PaO2呈上升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PLV治疗后各时点PaCO2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与致伤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之间各对应时间点也无明显变化(P>0.05)。PLV后2h,PFC-6组与PFC-12组血MDA、C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各自的致伤前明显下降(P<0.05)。BALF中,PFC-12组TP,ALB和GLB均较PFC-6组明显降低(P<0.05)。肺匀浆中,PFC-12组的TP,ALB和GLB均较PFC-6组明显降低(P<0.05),而CP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PLV是一种新的通气技术,它能明显改善蒸气吸伤犬的氧合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不良影响,但改善氧合未呈现剂量-效应差异。PLV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减少血浆蛋白外漏,降低肺水肿的发生,并呈现剂量-效应差异。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R644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