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免疫原性变化

Immunogenicit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insulin producing cell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光纪吴伟全马丽蔡波钟平徐明锋

【机构】 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

【摘要】 目的:明确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免疫原性变化规律,为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的抗移植排斥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细胞上扩增4~5 d的小鼠胚胎干细胞(mES)用经典的"4阶段诱导法"定向诱导为具有胰岛样结构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阶段(ES,未分化)、拟胚体阶段(EB,分化早期)、nestin阳性细胞阶段(NPC,分化中期)和胰岛素分泌细胞阶段(IPC,分化末期)细胞的MHC-Ⅰ、Ⅱ类分子的自发性表达(自然分化状态下)和诱导性表达(有γ-IFN)情况;将上述4个阶段的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作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以淋巴细胞增殖(MTS法)和IL-2释放(ELISA法)作为淋巴细胞激活的指标,检测淋巴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没有γ-IFN存在时,随着ES向IPC的分化,MHC-I类分子表达逐步增高,ES、EB、NPC和IPC的MHC-Ⅰ表达率分别为(2.13±0.1)%、(3.01±0.3)%、(5.15±0.5)%和(8.52±0.4)%,没有MHC-Ⅱ类分子表达;受到γ-IFN刺激后各阶段细胞的MHC-Ⅰ类分子表达明显增高,分别为(8.24±0.3)%、(10.08±0.2)%、(11.50±0.4)%和(13.00±0.5)%,无MHC-Ⅱ分子表达。MLC结果显示,不同分化阶段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其MHC-Ⅰ类分子表达水平一致,IL-2释放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随着MHC-Ⅰ类分子表达的增高而增强;γ-IFN能明显增强MHC-Ⅰ类分子的表达,使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结论:随着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成熟分化,MHC-Ⅰ类分子表达逐步增高,免疫原性增强;γ-IFN能诱导不同分化阶段细胞的MHC-Ⅰ类分子表达,意味着干细胞移植依然存在免疫排斥风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0-10-18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西安
  • 【分类号】R329
  • 【主办单位】中国生理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CAPS)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