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条件下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的遗传和经济评估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金武栾生孔杰罗坤孟宪红张天时王清印

【机构】 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 本文依据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模拟选择20个世代,预测和评估了目标性状(收获体质量(BW),存活率(SR)和饲料摄入量(FI))的遗传进展及经济效益。利用选择指数理论,估计目标性状的选择反应、遗传进展以及育种目标;并对影响利润(RP)和效益成本比率(BCR)的生物学参数(遗传力、育种目标是否包括FI),经济学参数(对虾价格、饲料价格、贴现率、初投资、年费用)和运行参数(首次回报年份、扩繁效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参数值下,BW、SR和FI每个世代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86g、4.70%和1.54g;育种方案执行20年产生的RP和BCR分别为862747.91万元和844.26;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所有参数中,扩繁效率对RP和BCR的影响最大。凡纳滨对虾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评估表明:当生产群与核心群养殖间的遗传相关降低为0.5时,BW、SR和FI每个世代的选择反应降至0.40g,2.30%,0.80g。目标性状的遗传方差在生产群养殖环境中降低至40%时,BW、SR和FI每个世代的选择反应降至0.7g,3.60%,1.2g。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重排效应(养殖环境对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育种值排序的影响)对RP和BCR的影响较大。当生产群和核心群环境相关降低50%时,RP降低了56.06%,BCR降低了56.00%。规模效应(养殖环境对遗传方差的影响)对RP和BCR的影响不如重排效应明显。当生产群的遗传方差降低为核心群体遗传方差的60%时,RP和BCR分别降低了24.03%和24.00%。因此,从遗传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如果育种目标性状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应针对不同的环境设置多个独立的育种核心群体,以期获得更高的RP和BCR。

  • 【会议录名称】 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10-22
  • 【会议地点】中国安徽合肥
  • 【分类号】S917.4
  •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