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拟穴青蟹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作者】 崔海玉; 马洪雨; 马凌波; 马春艳; 乔振国; 亓磊; 沈盎绿;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发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 拟穴青蟹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短尾亚目、梭子蟹科、青蟹属,是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之一。近年来青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青蟹苗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系选育是选择育种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家系选育过程中,为了避免近交效应、有效群体数目减少等现象的产生,研究不同家系的遗传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5’锚定PCR技术开发了拟穴青蟹的18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通过对32个野生拟穴青蟹的检测,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大小在166-316 bp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在0.39-0.88、0.33-0.92和0.42-0.86之间。经Bonferroni校正后,18个位点中有3个位点(Scypa13、Scypa14和Scypa15)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HWE)(P<0.0028),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利用10个标记对拟穴青蟹4个家系17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5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4-8个,其中3个家系各自在1个位点表现为单态。4个家系的PIC、HO和HE分别在0.26-0.72、0.50-0.78和0.44-0.58之间。对4个家系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家系间的固定系数FST=0.2129,即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29%的变异来自家系间,78.71%的变异来自家系内。用UPGMA法对4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1号和3号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先聚合在一起,然后与4号家系聚合,最后再与2号家系相聚。本研究中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拟穴青蟹遗传结构研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工作,家系遗传信息分析结果对将来进行家系选择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会议录名称】 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0-10-21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西安
- 【分类号】S917.4
-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