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认同形塑——民族与国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良范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摘要】 <正>前言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共和国首都的中心,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空间。每天清晨,从天安门城门里走出三个穿戴整洁庄严的军人,中间一人手捧国旗,旁边两人护卫着他,三个共和国士兵操着坚定而豪迈的步伐,跨过金水桥,来到广场中央升旗台,在那里早就有一群人在等候着了。人群向这三位军人行注目礼。一个简洁的仪式开始了,共和国国旗冉冉升上天空。在这不长的时间中,围观升旗的人群几乎是摒住了呼吸,怀着有些神圣的感情凝视鲜红的国旗缓缓升起。这种情形每天都在发生,而围观升旗仪式的人群相互并不认识,他们来自中国的各个地方,这是一个由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成的人群,素不相识的人相聚在这罩为的只是看一场升旗仪式,显然这罩正在发生着什么。社会人类学的象征互动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中的人们交往和意义的建立

  • 【会议录名称】 “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3-07-13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D032
  • 【主办单位】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贵州大学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