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关系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宁侠于世凤庞淑珍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室

【摘要】 破骨细胞在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84年Chamber首次分离出破骨细胞,为破骨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ur of bone,GCT)是一种富含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r giant cells,MGC)的肿瘤。从形态观察,MGC与破骨细胞有相似之处,但对MGC的性质目前尚不清楚,且众说纷纭。因此,研究MGC的性质,可能为研究破骨细胞提供有利依据。本研究采用了鉴定破骨细胞的方法,对MGC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1)本文采用MGC与骨片共同培养的方法,观察到16小时即可出现骨吸收陷窝,随时间延长其数量增加,一周后基本稳定。(2)白细胞介素-1α(IL-1α)具有促进其MGC吸收骨的作用,长期观察(1月)仍具有骨吸收功能,而对照组无吸收功能。(3)碳酸酐酶阻断剂Azetatsolamide可抑制MGC吸收骨,也可阻断IL-1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完全阻断剂量为10-6M。(4)在培养液内加入降钙素观察到MGC的伪足运动停止,胞浆收缩。间接说明MGC具有降钙素受体。(5)采用β-甘油磷酸钠为底物检测MGC中酸性磷酸酶,可见胞浆内有棕黄色阳性反应。(6)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与泌酸相关的Ⅱ型碳酸酐酶在MGC中有强阳性表达,而单核基质细胞内无表达。(7)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到在骨吸收极化状态下的MGC具有与破骨细胞相同的功能结构--褶皱缘。本结果表明MGC具有与破骨细胞相同的形态及功能特点,为证实MGC可能就是破骨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本文通过GCT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研究,观察到GCT中可能存在两种单核基质细胞,其一为圆形,与MGC相似,均有TGF-β1、2及Ⅰ型受体表达,而另一类梭形单核基质细胞仅有TGF-β1表达,无TGF-β2及Ⅰ型受体表达。1994年国外文献报道,破骨细胞可分泌和活化TGF-β,本且TGF-β对骨髓中的前破骨细胞有趋化作用。因此,我们推测GCT中的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可能是来源于骨髓的前破骨细胞,MGC是圆形单核细胞相互融合而成的成熟破骨细胞。总之,本研究在形态、功能及蛋白表达方面证实了MGC与破骨细胞的相同之处,从而提示MGC可能是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破骨细胞。至于MGC是否在基因水平上与破骨细胞完全一致,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破骨细胞
  • 【会议录名称】 ’97世界骨质疏松日北京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97世界骨质疏松日北京大型学术报告会
  • 【会议时间】1997-06-24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8.1
  • 【主办单位】卫生部医政司、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法国伊诺岱克国际医药公司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