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气道上皮细胞免疫
【作者】 沙泉;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及过敏与免疫研究中心;
【摘要】 气道上皮是缓慢持续新生的有活力的组织,不仅是宿主抵抗外界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的物理屏障,还在固有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影响DCs、T细胞及B细胞的功能来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效应。组成气道上皮的细胞主要有支气管的基底细胞、柱状纤毛上皮细胞、杯状细胞、Clara细胞以及肺泡的I型和II型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表达许多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 R R),包括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NLR)、 RIG-I样受体( RLR)、C型凝集素、蛋白激酶受体(PK R)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 R)等等,与相应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或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作用后,上皮细胞被激活产生多种分子(如:溶酶体酶等酶类物质;防御素等增加通透性的多肽;MBL等胶原凝集素;PTX-3和CRP等穿透素;SLPI等蛋白酶抑制物;NO等小分子物质;粘液素等结合、中和蛋白等等)消灭或中和入侵的微生物。激活的气道上皮细胞产生Fractalkine(CX3CL1)、CCL20和GM-CSF等细胞因子在募集和维持局部DCs生存中起重要作用。上皮来源的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已被证实可以使DCs激活T细胞并向形成Th2细胞方向发分化。其他由上皮细胞产生并影响DCs对T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有I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诱导向Th1方向偏移)和Ⅲ型干扰素(IFN-λ,IL-28和IL-29,诱导向Treg方向偏移)。上皮细胞不但产生Th1和Th17应答所需的吸引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因子,以及Th2应答所需的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它们还产生直接吸引T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包括Th1趋化性细胞因子CXCL10/IP-10和CXCL9/MIG以及Th2趋化性细胞因子CCL1/I-309、CCL22/MDC和CCL17/TA RC。此外,气道上皮细胞高表达某些B7家族成员,如B7-H1和B7-DC(PD-L1和PD-L),这些分子是T细胞活化、发挥功能、存活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分子。上皮细胞产生的IL-6和TGF-β是很强的B细胞激活细胞因子;B细胞活化因子(BAFF)/B淋巴细胞刺激物(BLy S)通过与BAFF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存活,并通过另外一个受体TACI介导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综上所述,气道上皮细胞是呼吸系统免疫的重要执行者,其生物学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2-10-18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392.1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