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micro-CT评估镍钛器械预备离体牙S形根管的效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郑庆华刘成霞张岚黄定明耿宁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评估镍钛机用ProTaper和K3"g-pack"系列预备离体牙S形根管的效果,并探讨这两种镍钛机动器械联合应用预备S形弯曲根管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具有S形弯曲的单根管离体牙共15颗。使用microCT在70Kv,114μA的条件下以层厚40μm间距扫描。将扫描得到的根管横截面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冠部弯曲和根部弯曲的弯曲角度及弯曲半径的不同,将样本均匀分为3组。将离体牙根管按照根管预备器械生产厂家的推荐方法分别用镍钛机用ProTaper、镍钛机用K3以及ProTaper联合2%锥度K3进行预备。将预备后的离体牙以相同条件再次进行CT扫描并重建。评价不同器械切割离体牙冠部弯曲及根部弯曲起始点内外侧壁牙本质量的差异,根管不同水平CR值的区别以及预备后的根管在不同水平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比较各种器械预备S形根管的效果。结果:ProTaper组在冠部弯曲和根部弯曲两个弯曲起始点的内侧壁牙本质切除量明显大于外侧壁(P<0.05),且其内侧壁牙本质切削量同K3组和联合组比较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roTaper组在距根尖1mm、2mm、4mm、6mm处的CR值与K3组和联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K3组和联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K3组和联合组预备后的根管横截面面积从根管冠部到根尖部逐渐减小。ProTaper组预备后的根管根尖部锥度变化不规则。结论:在对S形根管的预备中,镍钛机用K3及ProTaper联合2%锥度K3预备保持原有根管解剖走形的能力优于单独使用机用ProTaper。

【关键词】 micro-CTS根管镍钛器械根管预备
  • 【会议录名称】 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9-10-23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781.05
  •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