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 杜良杰; 李建军; 周天健; 王兰; 杨明亮; 王玉明; 李军; 陈亮; 高峰; 范维娇;
【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摘要】 研究背景早期轻型颈椎病的主要问题在于肌肉,劳损、无力、耐力差是其主要矛盾。既往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患者被动地接受医生给予的按摩、牵引、理疗、针灸、药物等等治疗,叫做被动疗法,这种被动疗法不能够提高颈椎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因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缓解症状,起到短期的疗效;以被动治疗为主的患者颈椎病会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要想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获得长期的疗效,阻止颈椎病的发展,必须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这就要求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这一治疗更够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叫做主动治疗。使患者对抗一定的阻力锻炼颈椎周围肌肉力量的疗法叫做主动抗阻运动疗法,作者研发了专用的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专利技术,本文研究该技术在颈椎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疗效。目的介绍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在颈椎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以来研发了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颈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观察项背肌的CT值,VAS疼痛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项背肌肌力,项背肌耐力;在颈型眩晕的治疗方面,通过眩晕调查问卷、椎基底动脉彩超、颈椎稳定性定量研究等观察疗效。结果通过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12个月,颈型颈椎病患者慢性疼痛症状消失,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背肌CT值有增高趋势;然而颈椎生理曲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项背肌肌力和耐力均显著提高,p<0.01。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眩晕评分明显提高,经治疗6个月后眩晕消失,眩晕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所有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半年,均未见骨质增生明显加重。结论主动抗阻运动疗法能够提高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颈椎稳定性,从而彻底缓解疼痛、眩晕症状,阻止颈椎病发展的内在机制,防止颈椎病恶化。
- 【会议录名称】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 【会议时间】2013-07-26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R681.5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分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