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并发症分析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分析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应用于颈椎疾患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颈3-7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各类颈椎疾患214例(共1024枚螺钉)。创伤患者128例均行后路一期复位,双侧椎弓根钉棒/板系统固定;非创伤患者86例,予椎管减压,后路钉棒系统矫形或重建稳定性。所有患者结合术中颈椎椎弓根四壁探查、术后手术节段椎弓根CT扫描及颈椎左、右斜位X线片,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与椎弓根壁的关系和距离,并详细记录外侧壁穿破者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5-65个月(平均36.8个月)。椎弓根壁损伤147枚(14.35%),其中外侧壁损伤129枚(12.64%),其中Ⅰ°损伤101枚(9.86%),Ⅱ°损伤28枚(2.72%);下壁损伤12枚(1.17%)。断钉2枚(0..02%);松动1枚(0.01%)。随访未发现植骨不融合,假关节形成、节段不稳、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表现。结论:本组中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是相对安全的操作,经过术前详细分析影像资料,熟悉局部解剖特点,掌握合理的置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会议录名称】 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
- 【会议时间】2010-07-16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R687.3
-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