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后凸治疗节段的选择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解京明张颖王迎松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治疗退变性腰椎后凸的诊治要点,及治疗节段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8年2月,经后路治疗合并椎管狭窄的退变性腰椎侧弯9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68.4岁,平均53~78岁。患者均有严重的下腰痛症状。对术前Cobb角小于20°的5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后凸行椎板截骨,后路及后外侧植骨融合;4例Cobb角大于20°的患者,行选择性椎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长节段固定后凸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由手术医师于术前,术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行X线片,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末次随访X线片,后凸L1-S1Cobb角由术前平均-55.2°矫正为术后+18.6°,平均矫正66%。骶骨倾斜角由术前8.6°矫正为术后32.2°。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最短6个月,最长54个月),未见矫形丢失。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后凸,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重建腰椎矢状序列及稳定,也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手段。固定和融合范围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脊柱后凸退变脊柱融合术
  • 【会议录名称】 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
  • 【会议时间】2010-07-16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R687.3
  •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