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用色散近红外光谱仪和偏最小二乘法对大麦中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

THE STUD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BARLEY’S PROTEIN BY USING DISPERSIVE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吉海彦严衍禄

【Author】 JI Haiyan and YAN Yanlu College of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00094 Beijing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基础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 <正>近红外光谱是指波长范围为800nm~2500nm的区域,光谱主要是由分子的倍频和合频所产生,谱带较宽,重迭严重,吸收强度较弱,依靠人的感官难以用传统方法解析图谱。但该谱区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从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分子中含氢集团的振动的信息。8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该谱区解析的困难,使得近红外光谱成功地应用于定量分析。近红外应用于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准备简单、从单个光谱可进行多种分析、不消耗样品、没有化学污染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谷物、油料、食品、动物饲料、纺织品、药品、化工产品等的分析测定。近红外光谱仪器通常有滤光片型、色散扫描型、傅里叶变换型等。滤光片型的仪器由于只有一些固定的波长点,因此其分析能力有限。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仪器扫描速度快、信噪比高,但价格昂贵。相比而言,色散扫描型仪器也可得到全光谱的图谱信息,扫描出的光谱可用于进行定量分析,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常用的用于建立校正方程的方法有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回归法、偏最小二乘法等。其中以偏最小二乘法的算法较为先进且效果较好。本文用色散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图谱,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大麦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定量分析。

【Abstract】 The protein in barley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using dispersive near infrared(NIR) spectrometer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The predic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and relative standard errors (RSE) between NIR predicted values and chemically determined values were 0.950 and 4.0%.Relative errors (RE) are lesser than 7.8%.The result indicate that,the dispersiv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bining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 【会议录名称】 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
  • 【会议时间】1998
  • 【会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 【分类号】O657.33;TS210.7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委员会、中国光学会光谱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