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和人CD81的原核表达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
【作者】 代志琰; 李刚; 徐启桓; 韩晓燕; 杨林; 陈文思; 姚集鲁;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摘要】 研究背景HCV是慢性肝脏疾病主要病因之一,并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对HCV感染尚无预防疫苗,治疗手段的疗效欠佳。因此,针对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研究非常必要。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复制过程中的始动环节,是决定病毒的宿主特异性、组织嗜性及致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认为HCVE2糖蛋白能特异性的与人CD81结合,认为CD81可能就是HCV的受体。二者的特异性结合与介导HCV入侵细胞并建立感染有关,E2蛋白被认为是发展HCV疫苗的候选抗原之一。HCV与受体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HCV致病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受体介导HCV感染的机理和寻找有效预防和治疗HCV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HCV基因组为包含约9600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包膜蛋白E2为其编码的主要的结构蛋白。许多研究者证明,其基因组序列包含aa746~810区域,参与构成HCV病毒粒子的包膜,并有两个高变区(HVR1、HVR2)。目前一般认为E2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分别带有N-糖基化位点和C-疏水区序列,而上述羧端还包含了E2的跨膜区序列和下游紧邻蛋白的信号肽序列。由于膜的不稳定性,包膜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常常会产生毒性蛋白。既往已有针对去除跨膜区的可溶性糖基化E2蛋白的真核表达的报道,但表达量较低。而基于包膜蛋白E2作为靶分子的HCV疫苗研究需要解决抗原检测和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评价的问题,首先要求得到大量高纯度的包膜蛋白抗原及其相应抗体或抗血清。由于表达毒性蛋白及无法精确到C-末端跨膜区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关于全长E2蛋白原核表达的研究报道。因此我们选择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进行HCV E2和CD81的表达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期望能同时解决表达蛋白性质和量的问题。E2蛋白上有多个抗原表位,一些位于高变区,一些位于相对保守区。根据HCVE2蛋白序列的特点,我们将HCVE2蛋白全长分为三个片段(分别包含高变异区、相对保守区和跨膜区),进一步全面了解HCV包膜蛋白的功能,证实HCVE2蛋白是否能与CD81结合,确定与CD81结合的HCVE2上的具体表位。
- 【会议录名称】 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09-20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深圳
- 【分类号】R373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