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引入新疆的10个苹果种质资源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比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淑玲刘海楠冯建荣李亚兰鲁晓燕樊新民

【机构】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摘要】 分析引入新疆的10个苹果种质资源在粗放管理条件下的果实褐变程度、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差异,以期为筛选高品质加工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引种的10个苹果品种为‘锦红’、‘红魁’、‘吉早红’、‘夏红’、‘麦艳’、‘寒富’、‘贝拉’、‘黄魁’、‘瑞林’和‘苦开麦’,种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粗放栽培管理。采用色差计检测果肉的色泽,检测果实褐变度,用Folin-C测定总酚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果肉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果肉的酚类物质(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香草醛、咖啡酸、对香豆酸和根皮素)含量,综合分析不同资源果实褐变程度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筛选出具有较好品质的苹果品种。(1)不同品种果实成熟时果肉色差的检测结果:‘锦红’的L*值为67.76,亮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苦开麦’的L*值为49.34,亮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黄魁’的a*值为9.71,色差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红魁’的a*值为1.83,色差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苦开麦’的b*值为40.8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锦红’的b*值为20.02,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间h°的差异不显著;‘苦开麦’的C*值为41.17,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锦红’的C*值为21.415,显著低于其他品种。(2)‘黄魁’的褐变度为0.859,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瑞林’的褐变度为0.125,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黄魁’的总酚含量为764.52 mg·k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吉早红’的总酚含量为267.94mg·kg-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苦开麦’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含量最大(15.81 g·min-1),‘贝拉’的最小(7.77 g·min-1);‘黄魁’中表儿茶素含量、儿茶素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1 360.79、446.08和975.17 mg·kg-1;‘苦开麦’中香草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为206.43mg·kg-1;‘锦红’中咖啡酸含量为624.02 mg·k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贝拉’中的对香豆酸和根皮素含量分别为84.55和57.67 mg·k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分析果肉褐变与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果实中的总酚含量与褐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不同酚类物质与色差a*值、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和根皮素与褐变程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6左右,维生素C含量和APX与褐变度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本试验检测到的苹果试材(-)-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是苹果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寒富’、‘瑞林’、‘吉早红’的褐变度、总酚和多酚含量相对较低,适宜加工。

【关键词】 苹果酚类物质褐变褐变相关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10-23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S661.1
  • 【主办单位】中国园艺学会(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