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900 ka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的风尘铁含量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风尘中所含的铁是海洋生物的营养元素,对浮游生物的生产力有重要影响,从而对海洋吸收C02的量有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从亚洲内陆产生的粉尘不仅堆积于黄土高原,形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而且落入北太平洋等海域.基于黄土高原中部的西峰和长武两个剖面,对900 ka以来风尘的铁含量及其时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风尘铁含量具有明显的变化.铁含量的波动总体上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变化差异较大,不具明显的100ka的周期,而具有较强的准20 ka的周期和清晰的准40 ka周期,显示北半球太阳辐射的变化对风尘铁含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900 ka以来,S5-1古土壤(深海氧同位素阶段13)的铁含量最高,对应于900 ka以来大洋碳同位素值最高的时期,表明该事件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31001);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ZCX2-118)项目资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
- 【会议名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3-12-0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32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