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藏南地壳速度结构与地壳物质东西向“逃逸”——以佩枯错-普莫雍错宽角反射剖面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中杰滕吉文李英康Klemperer S.杨立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科院562研究所Department of Geophysics,Stanford University

【摘要】 本文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结果显示: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层块结构格局,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km,中段约76km,东段约74km;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即从西段的20km减薄至东段的6km左右;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三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藏南地壳结构低速层"拆沉"作用物质"逃逸"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2-12-0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42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