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时间-强度曲线在腹膜后肿块超声造影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 李珏颖; 陈文卫; 刘艳; 张玉国; 胡伟; 孙彬;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摘要】 目的分析腹膜后肿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特征和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腹膜后肿块的价值。方法对30例腹膜后肿块(良性13例,恶性17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 Liver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和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比较良恶性肿块的TIC和DVP曲线形态特征,并定量分析TIC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半降支斜率、相同强度跨峰时间、不同强度内斜率等参数。比较良恶性占位在TIC形态和以上参数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①13例良性病灶中,10例DVP曲线在造影全过程全部时段保持在基线之上,3例在基线之下;17例恶性病灶中,7例DVP曲线在灌注期和廓清早期位于基线之上,廓清中晚期位于基线之下,10例造影全过程位于基线之上。②定量分析参数指标,其中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半降支斜率等指标恶性组明显大于良性组(P<0.01),50%、70%、90%峰值跨峰时间良性组大于恶性组(P<0.05),上升支与下降支在40%~60%IMAX、60%~80%IMAX及80%~100%IMAX强度下对应的斜率均为恶性组大于良性组(P<0.05),并且上升支80%~100%IMAX段斜率明显大于上升支其余两段,下降支三段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Sono Liver软件量化分析腹膜后肿块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有助于鉴别肿块良恶性。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0-10-28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445.1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