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近二十年以来杭州湾围垦土地利用模式的遥感调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厉冬玲张华国隋玉正王隽

【机构】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理工大学

【摘要】 利用1986年以来6个时相的TM/ETM+遥感资料,调查杭州湾滩涂围垦土地的使用状况。根据遥感资料提取岸线信息,在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撑下,获得杭州湾滩涂围垦土地现状及其利用模式,对不同时期围垦土地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利用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滩涂围垦呈加剧趋势,土地的利用模式呈多元化。围垦土地初时多以设施农用地(养殖)、盐碱地和沼泽地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盐碱地和沼泽地等,则多转化为其它利用模式,如耕地、工矿仓储用地或设施农用地等。而原本作为设施农用地围垦开发的土地,其利用模式比较固定。自2004年以来,围垦的土地中作为工矿仓储用地进行开发的滩涂比例有所增加,到2008年已达到全部围垦土地中的10%以上。

【关键词】 杭州湾遥感调查滩涂围垦土地利用
【基金】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JG0720)
  • 【会议录名称】 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9-08-29
  • 【会议地点】中国青海西宁
  • 【分类号】S159.2;S127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