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抗病毒治疗前后10年HBV相关肝病及肝癌构成比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霍宏蕾任姗王曙照许英霞马丽娜柳雅立金怡郑燕红陈新月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摘要】 [目的]我国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高发地区之一,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死亡人数约占45%,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和生命。我国近90%的PLC患者具有HBV感染的背景,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HBV感染者约有9300万人,因此我国存在庞大的HBV相关PLC(简称HBV-PLC)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PLC的发病率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PLC的发病率,然而抗病毒治疗开展已10年余,住院的PLC患者却逐年增多,抗病毒治疗究竟对HBV相关肝病构成比及PLC有何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我国1999年底第一个抗HBV的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的上市,本研究对1999年及2009年两个年度的住院患者进行构成比回顾性分析,为不断完善PLC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1513例肝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009年HBV相关肝病住院患者人数较1999年显著增高,以HBV相关PLC增长最快,增幅895.9%。(2)HBV相关肝病中AHB、CHB及HBV-LF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而HBV-LC及HBV-PLC比例显著上升(P=0.000)。(3)PLC中HBV病因比例显著下降(89.81%:70.72%,P=0.000)。(4)LC患者中合并PLC的比例显著升高(P=0.000),PLC中存在LC基础的比例亦明显增高(P=0.000)。(5)PLC发病年龄后移(51.15:53.53岁),病死率降低(31.96%:6.94%),生存时间延长(13.5:150天)。(6)1999年PLC以终末期为主(56.70%),而2009年终末期比例显著下降(27.33%)。[结论]抗病毒10年后HBV相关肝病中炎症坏死为主的疾病比例下降,而增生性为主的疾病比例上升,尤以PLC上升最为明显,LC和PLC的关系更为密切,PLC的发病年龄后移,生存时间延长,早中期患者更为多见。1999年及2009年两个年度有无抗病毒治疗对于HBV相关疾病特别是HBV相关PLC构成比具有显著影响。

  • 【会议录名称】 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 【会议时间】2013-05-0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512.91
  • 【主办单位】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