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能量代谢与临床特点
【作者】 王金环;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摘要】 目的:肝脏作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中心器官,各种严重肝脏损伤造成肝功能衰竭,出现能量代谢的异常。酒精是西方国家导致肝脏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占80%-90%),而在我国,乙肝病毒一直是造成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但近几年,随着嗜酒人群的逐渐增大,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而居第2位。在长期饮酒的基础上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患者逐渐增加,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测定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能量代谢,并与乙肝病毒所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能量代谢进行对比,以探讨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能量代谢与临床特点,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04年6月~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收治的28例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酒精肝衰竭组)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收治的乙肝病毒所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乙肝肝衰竭组)48例为对照组。根据疾病程度分为早期与中期;根据预后分为恢复组和死亡组。2.入组标准入组患者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和《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伴发热,体温>38摄氏度;(2)严重肺部疾患、肾脏衰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等患者;(3)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物者;(4)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4.研究方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美国Medgraphics公司生产,简称代谢车)对患者进行静息情况下的能量代谢测定。机器定标通过后,输入入组患者相关资料,即开始进行测试。通过测定受试者静息情况下平均每分钟O2消耗量及CO2产生量,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机体静息能量消耗(REE)、呼吸商(RQ),再结合患者24/小时尿氮结果,分别计算出蛋白质(PRO)、碳水化合物(CHO)和脂肪(FAT)的氧化率。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近似正态分布,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酒精肝衰竭组REE为(1530.15±368.36)kcal/d,与对照组REE(1361.41±384.73)kcal/d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65);RQ值为(0.80±0.06),明显低于对照组(0.8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三大营养物质氧化率方面,酒精肝衰竭组FAT%升高达(46.89±15.67)%,伴CHO%降低至(32.25±16.99)%,乙肝肝衰竭组呈类似表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不同病因肝衰竭患者RQ值在中期组均低于早期组,以酒精肝衰竭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死亡组与恢复组比较:无论酒精肝衰竭还是乙肝肝衰竭均表现出RQ值明显降低,FAT%升高、CHO%明显降低的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能量代谢异常,以疾病中期表现更为突出;其静息能量消耗总体趋势与乙肝病毒所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相似,但酒精肝衰竭组RQ值降低更为显著;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严重失调,脂肪作为主要供能物质,伴随碳水化合物利用障碍;RQ值降低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营养物质氧化比例的纠正利于疾病恢复。
- 【会议录名称】 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 【会议时间】2011-09-14
- 【会议地点】中国甘肃兰州
- 【分类号】R575.3
- 【主办单位】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The China Network for Severe Liver Diseases)、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Liver Department of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甘肃省医学会(Medical Association of Gan 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