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顺应论视角下普京国情咨文中模糊限制语语用研究
【作者】 杨帆;
【导师】 田君;
【作者基本信息】 吉林大学 , 俄语语言文学, 2021, 硕士
【摘要】 近年来,模糊语言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顺应论是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用学理论,它以动态性的观点研究人类语言使用的过程,从顺应论视角探究普京国情咨文中的模糊限制语有助于更加科学准确地研究普京语言使用的过程,深入理解和掌握模糊限制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也有助于明晰其政治意图。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绪论部分分别对模糊性及模糊语、模糊限制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研究的新意等进行阐述。第一章对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顺应论进行阐释。首先,顺应论的核心观点为“作出语言选择”,并从六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其次,介绍了语言的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和商讨性共同决定了语言的顺应特性,顺应性是变异性和商讨性的体现;最后,介绍了顺应论的四个研究维度: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语言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它们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影响着意义的理解与表达。第二章对于本文研究对象——模糊限制语进行界定及分类。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界定,重点对普京国情咨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分析。我们将普京国情咨文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细化为十一种类型,并分别对每个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示例探究普京国情咨文中模糊限制语对语境的顺应。对物理世界的顺应主要表现为对时间和空间的顺应;对社交世界的顺应主要表现为对权力关系和政治立场的顺应;对心理世界的顺应主要表现为对说话人和听众心理动机的顺应。第四章结合语境对普京国情咨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其主要包括信息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信息功能体现在增强语言的模糊性和增强语言的准确性两个方面;交际功能体现为使语言委婉含蓄、保护面子以及实现自我保护;语篇功能主要体现为模糊限制语具有引发话题、衔接话题和终止话题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网络出版投稿人】 吉林大学 【网络出版年期】2022年 04期
- 【分类号】H35
- 【下载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