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替曲塞组和氟尿嘧啶组,每组41例。雷替曲塞组采取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氟尿嘧啶组采取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2组疾病控制率、生存时间、疾病进展时间、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雷替曲塞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73.17%,高于氟尿嘧啶组的51.22%(χ~2=4.201,P=0.040);雷替曲塞组患者生存时间及疾病进展时间均长于氟尿嘧啶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癌抗原、多肽特异性抗原及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雷替曲塞组低于氟尿嘧啶组(P<0.05或P<0.01)。雷替曲塞组患者恶心呕吐及黏膜炎发生率低于氟尿嘧啶组(P<0.01);2组患者骨髓抑制、腹泻、转氨酶升高、疲乏、胆碱能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恶心呕吐、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抑制肿瘤标志物水平,是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 【文献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 编辑部邮箱 ,2024年17期
  • 【分类号】R735.34;R969
  • 【下载频次】6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