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波前像差引导和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术中的对比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中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FS-Lasik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标记组和波前组,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各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角膜像差及波前像差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波前组的UCVA和散光度数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标记组和常规组相比,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但在个体视力丢失和提升例数上波前组和标记组均优于常规组,散光度数在标记组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波前组的角膜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增加较少,与常规组和标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和标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前组在术后视力、散光矫正及减少高阶像差引入方面效果最佳,优于其他两组,标记组在视力和散光矫正优于常规组,但标记组和常规组对角膜像差和波前像差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基金】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普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0102
  • 【文献出处】 江西医药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24年10期
  • 【分类号】R779.63
  • 【下载频次】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