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天心未均:论宋代民生诗中的社会分化

Nature Appears Unequal:On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oe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Song Dynasty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杰

【Author】 Liu Jie;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摘要】 贫富分化历来都为论民生者所重视。自杜甫开创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写作程式之后,中晚唐民生诗普遍选择通过戏剧化的贫富对比来达到批判现实、关怀民生的写作目的。进入宋代,政治地位的提高促使士大夫不再以局外人的身份指点江山,而是站在上位者的立场表现出对民众的自觉趋近,将社会视作一个上下牵连的有机整体。同时,他们在政务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对于民间疾苦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悯农”,不同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乃至农人内部的需求分化都被纳入了观察范围。与这些转变相应,宋代民生诗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怨刺模式,在写作内容、价值取向和情感基调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特色。

【关键词】 宋诗民生书写社会分化怨刺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北宋士大夫的自我认识与诗歌书写研究”(19XJC751006);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团队项目“文坛领袖与宋代文学嬗变研究”(2023qntd70)阶段性成果
  • 【文献出处】 浙江学刊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23年06期
  • 【分类号】I207.22;K244
  • 【下载频次】1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